谁让朱翊钧来自后世呢,他所受的教育让他不会相信天灾真的是跟一个人失德有关。
而恰在这时,阁学士王家屏还是上了疏,请他这个皇帝亲自城祭天祈雨。
因为这种能在乎他皇帝个人想法的大臣太少了。
(本章完)
连紫禁城御花园的潭都了底里的全石,朱翊钧也不禁因此皱眉。
但朱翊钧目前还没察觉来,申时行在国家长远利益上有什么不够上心的地方存在。
至少目前来看,朱翊钧觉得申时行还是对得起自己和整个大明江山的。
但这个时代的确有很多人是相信“天人应”的,唯心主义的思想也的确广有人信。
摇。
各种天灾的确会让这个时代的许多想到人事上的问题,许多大儒也总是相信圣人教义真的能影响质,质与理是一一元的,所以王阳明也有过对着竹格以求能悟理的行为。
所以,朱翊钧在早朝上选择了保住申时行,没有滥用皇权,不证据是否确凿,就罢免申时行。
俗话说,忠言逆耳,人是需要保持一些理智才能成事的,不然就会被谄媚的人蒙蔽。
朱翊钧觉得或许是因为申时行这一世已经因为自己这个皇帝的态度而发生了改变,所以才没表现得虽然在意皇帝的看法,但对整个国家和社稷的长远利益没有那么上心。
所以,他不会和许多大臣们一样,真的觉得天灾频发是有奸臣在朝。
总之,朱翊钧对申时行还是很满意的,而没有受天灾的影响。
首先濠镜和大宁收复了。
当然,朱翊钧也知在乎他个人受的大臣不一定是好人。
无论如何,朱翊钧都是没打算轻易换首辅的,他答应给申时行十年,那就得给申时行十年,让申时行用时间去证明自己到底对不对得起皇帝对他的信任。
其次全民的确得到了来自对外开矿与对外贸易上的实惠,然后因为灾产生的大量民也总算是以迁移的方式得到了解决,而不是之前的时代需要用剿杀的方式去解决。
哪怕是张居正其实更多的也只是忠于他的江山,对他个人受没有那么在乎,不然,朱翊钧也不至于在张居正时代会有掀桌的场面。
虽然他知照原历史的发展,从万历十年后,气候只会越来越糟糕,到崇祯年间加剧到直接年年有大灾,而被史学家称为“崇祯深渊”,但在设地地于一个许久没雨的环境,通过锦衣卫得知有京师百姓已经争到杀人灭门的地步的况,朱翊钧还是很希望旱能早些得到缓解的。
……
而京畿的旱的确在加剧。
朱翊钧在散朝后就于花园散起步来,申时行在早朝上的话,让他很受用,有种自己的主张真的有被尊重有被当成皇帝的觉。
朱翊钧自然是明白这个理的,所以他也在想申时行会不会对自己这个皇帝更谅,但相对而言,对整个国家和社稷的长远利益就没那么在乎。
故而,朱翊钧知很多人因为天灾频发质疑申时行诽谤朝廷也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