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御书屋 > 唐奇谭 > 第六百二十九章 地方

第六百二十九章 地方

        而御史台照麻烦程度也分三六九等;其中本的监察御史,相对简单一些;因为他日常监察任务繁多,从平级的三司四使到各州刺史佐副;作为州县的数十个县令之一反而关注有限。

        紧接着,他不由小心翼翼的再度开:“本官一定尽心竭力协从,请问贵官可有什么指示?”

        然而,领穿大铠的军士却没有说话,直接递给他了一张州衙批的行文:“……悉令鄱阳县上,全力协同上宪辖一应行事,不得有误……”。看到这里,守吏不由中泛苦起来。

        而这位分巡大江各路的御史,显然就是后者。但光是政事堂、尚书省和御史叠加在一起的字,已经足够压的他抬不起来了。然而守吏又注意到“兽祸妖乱异闻讨捕”字样,顿时就松了气。

        “不知,诸位将士,有何事须得本官协力否?”

        那往往意味着一路官场的大地震,就算最后复和调查如初,还是会有好些个倒霉,因此丢了官帽或是掉了脑袋。要么是临时的针对差遣,比如与转运、度支、盐铁、利相关的定期督办。

        “在你治的京江柳氏,可曾熟悉?”这名军士才微微颔首

        正所谓是“十殿阎罗,御史最烦。”描述的就是这种形。如果将来自京中堂院三省六的差遣事,照十殿阎罗的座次排行的话,最为重要的无疑是吏和三司院了,但最为麻烦的却是御史台。

        而后,更加麻烦是来自京中的专案御史;其中又分为两类形。要么是据地方突发的大案、要案,或是极其严重的申诉事件,而与刑、大理寺组成小三司;前往本对于案行复审和查。

        然后除了尚书省之外,有资格要求得到地方合或是指定协助的,还有主掌国家财计的三司院、乘掌举国资讯传达的通政司;以及调理外分藩诸侯的宗藩院,以及设置军府的所辖十六卫本衙……

        但只能请求地方协力,而无法令行事。因此,当他看到“分巡大江各路”的御史衔,以及政事堂的花押和尚书省的符印,守吏几乎要前一黑,当场晕过去了。因为对方来也未免太大了。

        光从字面上看,这显然并不怎么涉及到他的日常本职;要行扯上关系,也就是这些偶然传闻的妖乱和异类没,多少导致了地方的抛荒减产和夏收库的延迟;也成为他亲自前往督导巡视之故。

        虽说这些御史没有临机断的权宜,但是一旦被他们抓到把柄,还是少不了一番查证,乃至在考评中留档。因此,虽偶有人冒充御史里行行招摇撞骗,却总也免不了个别父母官赔了钱财又丢脸。

        然后是来自京师的各种朝廷差遣,主要是来自尚书省的居多;其中吏的差遣系最大,工的差遣最为剧烦,刑的最为琐碎,礼的差遣最为务虚;兵的差遣最为直截了当……

        当然了,倘若对方自敢称政事堂或是枢密院的差遣,那地方官可以毫不犹豫的将其逮捕,并且严加拷打讯问。因为国朝的制,政事堂和枢密院执掌军国机要,却不可越过尚书省对地方发号施令。

        这显然就是州衙不敢接这个茬,而直接将蹴鞠给踢到了他这个附郭县令上。要知他作为地方父母官,迎来送往的事也接待不少了;但在通常,并不会直接落到他这个附郭县令上的。

        次一等是九寺五监的差遣,其中最重要的是掌天积储、仓廪理及京朝官之禄米供应的太府/司农寺,最不可忽略的则是掌财称库藏的少府寺,以及主掌河利和关津桥渡的都监……

        此外,就是那些形形苑使,市使之类,来自大的大小使臣了。地方官可以不用理会,反而如果主动讨好和巴结对方,会遭到士林官场的一至鄙视,如果抓住把柄教训之还会得到赞誉。

        因此守吏在小有田产的老家,也是依靠多年相熟的人羁绊,外加上不怎么债的碑,才留住了一田客;维持了耕读传家的最后一面。他随后深气,努力挤笑容:

论是抛荒土地还是失的责任,最后朝廷的板还是会落在,这些治理不力的父母官上。而对于豪姓大而言,无论是无人耕作收取租佃,还是放多年的债务无法追回,都是亏大发了。

        因为其中对应份的重要,也是照官场规则分为三六九等。其中最普遍也是最常见,本三司四使派来变相打秋风的属官,只要自持正,忱相待也好、平淡交接也罢,其实都无伤大雅。

        再加上来自海外诸侯藩属,大量廉价粮产的倾销、冲击;国朝就算遇上灾荒,大规模饿死人的概率也不大了。也得曾经曲断乡里、把持民生的豪姓,不得不改变和退让以为维持现状。

        其次比较麻烦的是,那些定期分派本实习的御史里行,他们多是些刚宪台的愣青;又拥有微服暗访民间和风闻调查的权宜,因此恨不得在地方上能够揪什么来,作为晋之途的踏脚石。

【1】【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暴君当道:满朝奸臣扛不住了 我的极品美女老婆 在异界开医院没有那么难吧 大魏锦衣千岁 家兄朱由校 大力崽崽五岁半,我是全皇朝的团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