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双方之间没有利益输送,也就不存在可供图索骥的痕迹。
徐明朗重重哼了一声,赵玄极的态度,让他意识到赵氏的计划,可能非常严谨,没有破绽可寻。原本他还指望,用查案查赵氏在幕后主使这一切作为砝码,亦或是要挟,来跟赵氏交换保全刘牧之,如今看来这个打算怕是无法实现。
时间紧迫。
徐明朗看了一兵尚书。
“陛,参知政事为皇朝尽忠、为陛分忧多年,一直戮力公事,从未过差错,且屡有功勋,如今刘氏某些族人有罪行,也是家族大了,难免妻不贤不孝,法办那些有罪之人就是了,若还牵连参知政事,怕是会让群臣寒心!请陛明查!”兵尚书班启奏,说完便拜伏于地不起,表达决的态度。
“陛,刘氏某些族人纵然有错,也没到株连的份上,请陛顾念参知政事半生为公,功勋卓著的分,莫要寒了臣之心!”
“请陛明鉴!”
“臣附议,请陛明察!”
殿中的门第重臣们,悉数起拜,力保刘牧之。
这是徐明朗的第三个方案。
为了保刘牧之,他先是让刘牧之承认有限的罪责,并诡辩刘牧之只是有治家不严的过错,没有犯律法的行径;
这个尝试失败后,他又暗沙影,表示刘氏今日的危局,都是赵玄极一手造成,是赵氏为了扳倒刘氏而施行的阴谋;
在这个努力也不能见效后,他便拿了杀手锏:让士人门第一起力保刘牧之,一方面抗衡赵玄极和将门声势,一方面给皇帝施压,制造众意难违的局面。
徐明朗之所以敢这么,一方面固然是门第不惧将门,且这些年一直压着将门,在朝堂上本就势大、权力大、官员多、影响力大;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皇朝的权力不只是集中在皇帝手里,在有百年世家千年大族这样的政治集团时,朝廷权力本就属于皇帝和所有世家。
在这种况,一旦很多世家联合起来给皇帝施压,或是对某件事有了统一意见,那么皇帝不愿不愿意,都只能顺从众意民心。
这个民心,在上位者里,从来就不是普通百姓,而是有钱有势的统治阶层,既得利益者!
自古以来,敢直言死谏还能在朝堂上站得稳,不会被皇帝死的所谓直臣,都是因为他们背后有一大群利益相关的世家大族支持,他们的一言一行,说来就是代表那一群人的想法。皇帝不是不想把这种人死,而是不能,或者说代价太大,不值得。
当直臣背后没了世家大族,也就不会再有经常抓着皇帝袖对方一脸唾沫言,还能屹立朝堂不倒,甚至芳百世这种事了。这个时候,皇帝要死一个人几个人真的很容易,不他是不是重臣。